狗皮倒灶

近来在看雾满拦江的《民国就是这么生猛》,文风犀利又很逗逼幽默,很推荐,看到陈少白收了巨资用”PS”搞掉岑春煊,作者总结到:

“从江湖人物到革命先驱,这期间有个过程,狗皮倒灶在所难免。但针对于廉吏名臣老岑的狗皮倒灶,却是基于当时理论界的空白。”

作为我一个孤陋寡闻的北方人,没听过这个词,特意查了下“狗皮倒灶”,大概意思是:上不了台面的人或事,小气,猥琐,阴坏。

狗皮倒灶

关于“倒灶”很多地方都有,挺有意思,百度百科里讲到有其中一个特好玩的出处:

清末,吴芗厈着《客窗闲话》,有“冯皮匠”篇,写武林人冯皮匠负了五吊铜钱的债,年关躲债到了 紫阳山洞。没料到洞里已有一人端坐,绸袍缎袄。相问,方知是洋货行郭老板,因货发到四方 郡县,年关伙计收银未归,而各方货商“坐取货价,需五十万金”,郭老板怕吃官司,也来躲债。郭卸下一只金镯,要冯皮匠去换了碎银还了债再搞点吃的到洞里。冯回到家中,其妻欣喜若狂,说,“久不举火矣,灶灰堆积。”于是夫妻俩忙着 扒灰清灶。只因“ 卤莽从事,灰去而灶崩。”冯妻大叫,“真倒灶矣!”

听过“一逼”,“一逼吊糟(倒灶)”,这里好像并不是一个意思,个人理解的这词是“牛逼闪闪”的意思,加强语义。

  以上,瞎写胡诌。。。